8/20/2014

談台灣對美感教育的態度

臺北 — 2016世界設計之都

美感記憶

我是在桃園長大的小孩,也是眷村出生的子弟。我現在遇見的1990後的朋友,尤其我搬進城市以後,也很少遇見是眷村出身的。打從我有記憶以來,「美」這個字除了日常使用在形容女生樣貌以外,好像有看過它出現的地方,就是一本幾乎從來沒用過的課本上了。

在小學的時候,那本課本原來的名字我也忘記叫什麼了,只知道後來改成了「藝術與人文」。每學期都要買一本,有時薄、有時厚,課表上也都有這門課,但老師從來沒有上過這堂課。雖然鄉下沒有逼得很緊的考試風氣,但這堂課的用途優都是來舉辦「同樂會」、「看影片」等等。好奇的我其實也曾經翻過這些課本,但我也完全摸不著頭緒,只看見一幅幅看不懂的畫或雕塑或攝影,被縮放成奇異的小比例,塞滿了一頁一頁。

國中的時候比較有記憶,分成了「表演藝術」、「聽覺藝術」、「視覺藝術」(好像是這樣分的吧)。表演藝術課對我的影響頗深,我發掘出了自己的另外一個興趣面。聽覺藝術課的老師其實很認真,但永遠都是在管秩序居多。視覺藝術課也有在上課,畫過一次素描,也看過藝術電影,但大約也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被拿去考試和其餘科目補課了。

高中則是完全沒有藝術課的印象了,只知道不停的考試、唸書、考試、唸書。一直到我高中畢業,填上了一個也不是很熱門的志願——中文系,上了臺北,我才對美感和設計有了巨大的啓蒙。但一直都沒有特別的行動,只是一直不停吸收相關知識,學習相關專業,一直沒有下定決心改變。



轉變

說來有趣,堅定對設計產業志向的啓蒙,其實是臺北申請世界設計之都的影片:


臺北申請世界設計之都,其實正反評論都有。有人認為臺北還不到擁有這種成果的地步,但我認為這種事情也許不應該端看他現在的成果,而該看看他是否有這股潛力,以及他有沒有促進設計產業發展風氣的能力。若以此來看,讓舉棋不定的我終於下定決心轉換跑道,我也算是受惠者之一呀。

我在輔大的兩年,才發覺了自己的許多興趣和能力。最重要的是,我在大二時發現我的興趣居然、其實是平面設計。我在上大學前完全不知道平面設計是什麼東西,我周遭也沒有朋友是相關興趣的(不要懷疑,我說的都是真實經驗),一直到上了臺北、進了大學,認識了各式各樣的人,看遍各式各樣的事物,有機會參與許多的活動,我才真正體會到這個世界究竟是多麼大,也才真正探索到自己究竟喜歡的是什麼。



出了什麼問題?

我常在想,如果我能早一些懂得這些事情,早一些知道自己的興趣,我的人生會不會不一樣?會不會我不用下定如此大的決心,承受這些磨難,就為了轉到自己想讀的科系去?

父親曾問我,為甚麼當初在選科系的時候沒有想清楚再做選擇?我必須說,我沒有逐一考慮過每間學校、每一系所是身為學生的我的不對。但我也想要提出個疑問:

在你身邊完全沒有一個機緣能夠接觸到這些東西的時候,若是你,你會填嗎?

在我十餘年的讀書生涯,尤其是面臨人生選擇的高中三年,我完全沒有機會去了解、去認識這些東西,我要如何跳脫出這個框框,去選擇一個我完全沒聽過的系所?視覺傳達?多媒體設計?商業設計?一個只知道國文英文數學歷史地理公民物理化學生物的學生,每一天都被逼著唸書,每一天都被逼著考試,從來沒有機會挖掘其他的領域,他只知道「要念書」、「要考大學」,你要如何批評這個學生,說他沒有想清楚想要的系所?

我想問的是,台灣的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延伸閱讀:什麼是美感教育?蔣偉寧:學一件樂器、故宮看展。


其實這個人經歷可以牽扯到很多面向:城鄉差距、教育制度僵化、教育生態的病態化⋯⋯都可以驗證。其實這也是我開這個網誌的目的之一,雖然有時可能是我自己在碎碎念,但一部份的原因也是,我想要讓更多人能夠接觸到這些事物。上面延伸閱讀中,第三段開始尤其讓我感嘆:
......台北市是天龍國,一切對台北的學生都很容易,但桃園距離台北很近,根據他的了解,竟然有很多中小學生,未曾到過故宮看過展覽,他和社福單位合辦邀請中低收入戶經濟弱勢的學生來台北,竟然沒有任何一位學生看過展覽或表演,政府要推動美感教育,應該要有具體行動。
教育部師藝司司長張明文答詢時表示,各縣市擁有的文化資源不同,城鄉落差很大。
但美感教育真的就是看過一次展覽或表演、學一件樂器就可以解決的嗎?我不否認這些行為也有其意義在,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日常教育的問題。美感教育需要被推廣,而且非常迫切。開闊了眼界的這三年,我也看見台灣很多的潛力,也看見許多人努力的改變和追求。也希望我這小小的力量能對這社會有那麼一點點的影響,那也就值得了。

p.s. 下面的募資活動是一群想要改變台灣美感教育的人發起,有興趣的人可以進去支持:
〈設計教育新革命〉 台灣第一本具有美學教育的教科書


--

我的生活體驗,都同步分享在Facebook

4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