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2015

由塵爆揭開的鬼島戲碼,你學到了什麼?




「一條人命用金錢來衡量,是不是太俗氣了些?」



這些日子我不斷在思考這個問題。



當我在這些日子裡不斷看見「自己愛玩、愛跑趴,出事死了活該,憑什麼要花我的錢/憑什麼拿大家捐款的錢」等類似的話,我不斷想在字裡行間尋找一絲共鳴,讓我稍微可以理解他們的心境,我卻找不到。我突然發現,面對一大群深陷情緒而忘記、也不願運用理性思考的人,你只能無奈看著這個社會合理化不同形式的喪心病狂,還稱之為「實話」。

親愛的,那才不是實話,那頂多只能叫「氣話」。你會得到許多人的支持是因為你對到了他們的情緒,而不是因為言之有理,或說出了實情。

1/28/2015

2014年度專輯銷售榜——最「大」的巨星Jolin為何銷售慘淡?




你上一次買實體專輯是什麼時候了呢?隨著iTunes、KKBOX、Spotify等數位平台的盛行,大家的選擇幾乎都是往串流音樂或數位購買靠攏,實際去唱片行購買實體唱片的人是越來越少了。但即便根本沒買過實體專輯,你大概也都稍微瞄過現今實體唱片的長相。

根據中時電子報的刊載,2014年度唱片銷售排行榜及銷售數字,前五名分別為:

1. 五月天《步步自選作品集》—— 10萬張 
2. 周杰倫《哎喲,不錯哦》—— 8萬張
3. 林俊傑《新地球》—— 4萬張
4. 蔡依林《呸Play》—— 3萬8000張
5. 孫燕姿《克卜勒》—— 3萬6000張

撇開筆者我是蔡依林的歌迷不說,今年度蔡依林的唱片銷售量實在非常非常不合常理。專輯籌備期長、專輯概念有趣明確、幕前幕後大腕雲集、行銷手法特別、宣傳期也特別的長、樂壇一致好評,更不用講〈呸Play〉是華語音樂點閱率竄升最快的音樂錄影帶,還有安室奈美惠的助陣。即使是任何一位歌手,有如此的準備和聲勢,都不應該只有如此的銷售量。看看Jolin上頭(五月天就甭談了,光精選就賣成這樣你看看...囧),再看看下頭的孫燕姿,聲勢也都沒這麼浩大,周杰倫更是晚了一個月多才正式發行,但數字比較起來居然如此讓人錯愕。


問題到底出在哪?

說實話,我第一個念頭就是「專輯的外型」。

現在的華語唱片,普遍是越做越大張了,再不然就是尺寸詭異,買了也不知道要如何收藏。對習慣買實體專輯的筆者來說,這實在是個頭痛我很久了的問題。以蔡依林的專輯為來舉例,他的專輯規格一直都是DVD的包裝規格,從SONY音樂時期到EMI皆然,樂壇其他歌手也都是以這包裝走向為主。走了一段時間,到《花蝴蝶》出世以後,專輯已經大到非常非常誇張了。至今依然。

蔡依林這張《呸》,你一走到唱片行,大概第一眼就會看見它——方方長長的黑色板子,又大又顯眼。但除非你是蔡依林的忠實粉絲,否則你大概不會特別想買它,甚至身為粉絲的我在買的時候也會有點尷尬。拿著這塊大板子去結帳,彷彿昭告天下我買了蔡依林的專輯。好了,假設我是歌迷(我是死忠歌迷,但這裡指沒那麼死忠的),我結完帳了,然後呢?要用手拿,還是要用袋子裝?用手拿感覺好招搖,用袋子裝......什麼尺寸的袋子適合它的形狀?店家也只能提供一般通俗尺寸的袋子,直放難提,橫放的形狀走在路上也難行動......。

好吧,不如先假設我已經到家好了。我拆完包裝,欣賞完那些精美的攝影、歌詞本和文宣,聽完專輯後.........我要放哪裡呢?跟其他專輯放在一起嗎?可是其他專輯都小小的,不佔空間,這張專輯麼大,我的小櫃子怎麼放?好吧,不如我們再假設先前蔡依林的專輯我都有買好了。那些專輯都滿大的,應該比較好想辦法吧?不過,遺憾的是,這些專輯有大有小,有長有方,你實在也很難找出一個方法好好收藏他們。


專輯是以歌曲為本,還是以附加價值為本?

現在的華語樂壇似乎都本末倒置,尤其越大牌的越容易如此。出張專輯,為了精美的攝影集、為了內附贈品的尺寸,為了其他零碎的附加物品而改變專輯外型。但身為一位歌手,或身為經營音樂產業的唱片公司,你們的音樂價值究竟是體現在歌曲上頭,還是其他的贈品上頭?當你真的為了一張專輯傾注全力,籌備多時,但你專輯的價值反而是在寫真冊、T恤、耳機上,那片應該是主角的CD情何以堪?

或許時代已變,數位時代來臨,歌手的收入可能多不在專輯銷售上,但實體唱片對於歌手和歌迷的價值並不該因此減少。有人願意購買數位歌曲,有人偏好收藏實體專輯。試想,在多年以後,你的歌曲或許已消失在茫茫一片數位歌海中,但對於你的歌迷——或是偶然買下那張專輯的人來說,他有樣專屬於他的回憶。他記得購買這張專輯時的踏實感,他記得專輯放進player從音響流瀉而出時帶來的感動和震撼,在他整理房間時也會在偶然下看見這張可以好好收藏的專輯,回味無窮。但他不該只覺得這張專輯很難收,放哪都不對,當初買完走在路上時很大張很招搖,真是不如不要買。

如果買你的專輯,給大家的印象是如此,那下次誰會買你的專輯呢?

當然,銷量不佳的因素十分多元。但一張好的專輯,真的應該讓歌迷能夠雋永收藏。


1/23/2015

平權之路崎嶇難行,但請你們多些耐心


前幾天,關鍵評論網上有一篇文章引起我的注意——〈「我身邊也有很多同志朋友!」讓人吐血的5大反同志話語〉,引起我關注的其實不是文章本身,是臉書粉絲頁上的回應。我不是要一一回覆所有的文章迴響(畢竟那篇文章也不是我寫的),只是想藉由這些不同的聲音來做些解釋,並給廣大且同是同志的朋友們一些建議。

10/17/2014

你能有說出自己意見的權利,但「歧視」並不能視為正當的意見




護家盟在「同性婚姻及同志收養議題」公聽會上的發言,以及歌手梁文音的「上帝恢復說」,近日將社群網站和媒體的熱度炒熱到最高點。沸沸揚揚的吵了一陣子,我慢慢地觀察到一種聲音,他們不一定反對同志,也不一定支持同志,但他們支持護家盟們發言的權利,於是在各相關新聞或批判的po文下大致說出了類似的話:「他們就不能有發言的權利嗎?」、「你們也未免太敏感!會支持一定會有人反對,他們也有講出自己意見的自由啊!」。

該怎麼說呢,或許不是同志或不了解同志的部分朋友可能會覺得,這種言論是有其論點在的。然而仔細看來,真是十分荒唐。

10/04/2014

香港佔中行動的反思:民主的精神到底是什麼?



最早的民主典範,當然不得不提到雅典的直接民主了。直接民主是指選舉人直接投票決定政策的制度,但如今人口激增、數量龐大,大多都採用代議民主——即選出代議士來為民發聲,減少時間成本的花費。台灣社會近年來如此多的抗議聲浪,多來自於遴選出的代議士未能真實反映民意,甚至以手中權力壓迫民眾,滿足私慾所致。當然,在社會事件上的爭議原因往往不只這點,但這點卻已能充分的解釋許多社會事件的發生。不過,民主是什麼呢?

Democracy,維基百科的解釋是:「代表著主權在民,即人(全)民做主。」字源由希臘文而來,由「人民」與「權力」組成,其意涵顯而易見。

而我也一直認為,在民主的這個選擇下,制度只是一個框架(一個政府和人民都應該極力保護的框架),制度的框架只能建構起民主的表層,同時成為保護民主精神的外殼。在框架之下,更重要的是民主精神的思考和實踐。

9/11/2014

媒體失靈到底是誰的責任?




媒體失靈的問題無人不知,隨意看看網路、報紙、電視新聞,沒有人不嘆息搖頭的,前陣子在臉書上也有一股要求媒體刊登「有意義的新聞」的浪潮。網路世代的讀者不斷的抨擊、不斷的感嘆媒體的墮落。然而事實上,新聞的選擇對以廣告為生的媒體方而言,很現實也很兩難。


其實只要稍微調查一下,即可了解現今網路新聞點閱率的走勢。


以下是九月七日晚間,針對三個電子報的臉書粉絲頁當日轉貼的新聞所做的點閱率前五名調查:

8/27/2014

九零後的社會責任?找回自己的理想。





身處在這無法預測的年代,我們要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當這個社會的每個人都在忙碌,每個人都在汲汲營營的想要爭、賺、搶,我們眼裏的世界好像越來越龐大,地球好像不停的在膨脹,環境無止境的在擴張、延伸,個人的存在在人海中被擠壓得越來越渺小,有時甚至會無助的在人群裡感到莫名的恐慌。



人類是種很玄的動物,容易受激勵又容易放棄。多半的時間都會無力地覺得,這世界好像就是這樣子了,自己微薄的力量真的改變不了什麼。但看到某些勇敢實踐理想的人,心底總是好生羨慕,卻又沒有勇氣和他們一樣去改變。



前陣子,網路上流傳著這麼一段影片。





當初看完,覺得這番話可真是振奮人心,但潛意識裡又覺得好像很熟悉。今天我才突然驚覺,其實是因為自己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



九零後體驗到的世界和我們父執輩所經歷過的是有很大落差的,我們從小就在以「感受改變」的前提下成長,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改變越來越快,周遭環境幾乎每分每秒都有不同樣貌。適應改變是我們的本能,也是我們的生存條件。我們在父母親眼裏看似安逸的成長過程中得到了一雙不一樣的眼睛,學會了如何以不同的角度看人類在歷史上扮演的角色、如何在迂腐的社會結構裡找尋一點點的公平正義、如何在快速消長的時代洪流裡尋求生存的機會。但這些往往都是不夠的。



九零後的我們,缺乏的從來都不是想法,缺乏的永遠是行動的毅力和勇氣。我們骨子裡從不願安於現狀,行動卻總是甘於如此。在上一代創造的社會結構中,我們不敢伸出自己的四肢去行動。我們讓自己遺忘了,當初那個大無畏的自己。而現今瑟縮在牆角哭泣的,不是別人,正是你我的身影。



我曾聽過一句與影片內容完全相反的話,來自於我的親戚:「是你們要去適應這個社會,而不是社會要為你改變。」我想這句話是有前提性的吧,若針對自我中心主義者的觀念來說,這句話的確頗為適用。但若是針對這腐敗的社會環境,我想說:九零後,你們受夠了沒?



未來這社會將是九零後的天下,我們想要這世界變成什麼樣貌,我們就有力量改變,而我們的影響力也正在逐漸增強。我們不該為了這社會的潛規則而妥協,也不該為懼怕權勢而變得唯唯諾諾。當你甘心放任自己理想逐漸縮水,你同時也是在放棄你的未來。



即便我們的理想不是當大老闆,即便我們理想只是想好好開一間小店,或當一個好員工,這社會都需要我們一個個屬於自己的、不怎麼大的理想匯聚成河,成為龐大時代洪流的一部分,為這世界的未來好好做決定。



九零後的社會責任?我想,就是找回自己最初的理想了。



別輕言放棄自己的理想,不要讓自己成為放任這世界沈淪的其中一個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