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美感教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美感教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8/20/2014

談台灣對美感教育的態度

臺北 — 2016世界設計之都

美感記憶

我是在桃園長大的小孩,也是眷村出生的子弟。我現在遇見的1990後的朋友,尤其我搬進城市以後,也很少遇見是眷村出身的。打從我有記憶以來,「美」這個字除了日常使用在形容女生樣貌以外,好像有看過它出現的地方,就是一本幾乎從來沒用過的課本上了。

在小學的時候,那本課本原來的名字我也忘記叫什麼了,只知道後來改成了「藝術與人文」。每學期都要買一本,有時薄、有時厚,課表上也都有這門課,但老師從來沒有上過這堂課。雖然鄉下沒有逼得很緊的考試風氣,但這堂課的用途優都是來舉辦「同樂會」、「看影片」等等。好奇的我其實也曾經翻過這些課本,但我也完全摸不著頭緒,只看見一幅幅看不懂的畫或雕塑或攝影,被縮放成奇異的小比例,塞滿了一頁一頁。

國中的時候比較有記憶,分成了「表演藝術」、「聽覺藝術」、「視覺藝術」(好像是這樣分的吧)。表演藝術課對我的影響頗深,我發掘出了自己的另外一個興趣面。聽覺藝術課的老師其實很認真,但永遠都是在管秩序居多。視覺藝術課也有在上課,畫過一次素描,也看過藝術電影,但大約也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被拿去考試和其餘科目補課了。